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前需从场地、技术、物资等多维度做好准备,确保安装顺利及后续运行稳定,核心工作如下:
一、场地勘察与基础施工
现场条件确认:
测量安装区域尺寸(长 × 宽 × 高),确保设备基础面积≥设备投影面积 1.2 倍,周边预留≥1m 检修空间;
核实地质承载力(≥100kPa),软土地基需浇筑 C30 混凝土基础(厚度≥200mm),平整度误差≤5mm/m。
预埋件布置:按图纸预埋地脚螺栓(间距误差≤10mm)、管道接口法兰(水平偏差≤2°),标注进水口、出水口、污泥口方位,避免错位。
二、技术文件与方案筹备
图纸会审:组织设计方、施工方核对设备基础图、管道流程图、电气接线图,重点确认:
设备安装标高(±0.000 与实际地面落差≤50mm);
管道坡度(污水管 i≥0.005,曝气管 i≥0.01)及防腐要求(碳钢管道需刷环氧漆 2 遍)。
施工方案编制:制定吊装方案(选用吊车吨位≥设备重量 1.5 倍)、焊接工艺(压力管道需 RT 探伤)、电气接地规范(接地电阻≤4Ω),明确工期节点与安全防护措施。
三、设备与材料验收
到货检验:
核对设备型号、配件清单(如风机、水泵、膜组件),检查合格证、材质报告(不锈钢材质需提供 304/316L 光谱检测报告);
外观验收:罐体无变形(椭圆度≤1% D)、焊缝无漏焊(煤油渗透试验),管道接口无损伤,压力表、流量计等仪表校验标签在有效期内。
辅助材料准备:按清单备齐橡胶垫片(耐油≥100℃)、密封胶(硅酮胶符合 GB/T 14683 标准)、防腐涂料,确保材料质保文件齐全。
四、水电与安全配套
水电接入:
电源:敷设三相五线制电缆(电压 380V±10%,频率 50Hz),配置独立配电箱(防护等级 IP54),漏电保护动作电流≤30mA;
水源:准备冲洗用水(水质浊度≤5NTU),水压≥0.2MPa,用于设备调试。
安全防护:安装区域设置围栏(高度≥1.8m)、警示标识,有限空间作业前检测氧气含量(19.5%~23.5%),配备防毒面具与应急照明(防爆等级 Ex d IIBT4)。
五、人员培训与应急预案
技术交底:组织施工人员学习设备说明书,掌握吊装要点(吊点承重≥设备重量 1.2 倍)、焊接参数(氩弧焊电流 80~120A),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应急准备:制定暴雨天气防护方案(准备防雨布、排水泵)、设备倾翻应急流程,明确现场指挥与联络机制,确保突发情况响应时间≤15 分钟。
总结:通过场地预处理、技术细节确认、物资严格验收及安全保障,为设备安装与后续运行奠定基础。
多介质过滤器的产品结构特点围绕 “防腐耐用、高效过滤、稳定运行” 设计,核心特点如下:1、防腐结构突出,耐蚀性强衬胶层全覆盖:钢制罐体内壁整体衬覆 3-5mm 厚天然橡胶(或丁基橡胶),转角、接缝处经
多介质过滤器的维护周期需结合原水水质、运行负荷及滤料状态动态调整,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日常维护(每日 / 每班)参数监控:每日记录进出水锰含量、浊度、压差(ΔP)。当 ΔP 超过 0.15MPa,或
多介质过滤器使用需注意以下事项,以保障过滤效果和设备寿命:一、滤料管理选用级配合理的石英砂,确保上层粒径 1-2mm、下层 0.5-1mm,避免混杂导致滤层间隙不均。装填前冲洗浮尘,层高保持 600-
纯化水多介质过滤器的核心功能集中在预处理阶段,为后续纯化工艺提供合格进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去除颗粒性杂质作为初级过滤设备,其核心作用是截留原水中的悬浮物(如泥沙、铁锈)、胶体颗粒等,通过滤料的孔隙
多介质过滤器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材质、不同粒径的滤料分层填充(常见组合:上层无烟煤、中层石英砂、下层石榴石 / 磁铁矿,从上到下滤料密度递增、粒径递减),通过 “分级过滤 + 协同吸附” 实现更高效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