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维护(每日 / 每班)
参数监控:每日记录进出水锰含量、浊度、压差(ΔP)。当 ΔP 超过 0.15MPa,或出水锰含量>0.1mg/L 时,立即反洗。
反洗操作:每 1-3 天反洗 1 次(原水锰 / 浊度高时缩短至每日 1 次),反洗时间 10-15 分钟,确保滤层膨胀 40%-50%,杂质充分排出。
设备检查:每班检查阀门密封性、布水器是否堵塞,避免漏水或偏流。
二、定期维护(每周 / 每月)
滤料检查:每周观察滤料是否板结、分层,若出现粘结,用清水冲洗或 5% 盐酸浸泡 1-2 小时后反洗。
药剂管理:若需投加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每月检查药剂浓度(维持 0.5-1mg/L),及时补充。
管道清洗:每月冲洗进出水管道,防止锰氧化物沉积结垢。
三、长期维护(3-12 个月)
滤料补充:每 3-6 个月补充流失滤料,维持层高(通常 600-1000mm),确保过滤面积稳定。
滤料更换:每 1-2 年(原水锰含量高时缩短至 8-12 个月),筛选或更换滤料,淘汰磨损、吸附饱和的砂粒。
全面检修:每年拆解检查布水器、承托层,更换老化密封件,测试反洗强度是否达标。
维护周期需灵活调整:原水锰浓度>5mg/L 或浊度>30NTU 时,各项周期缩短 30%-50%。
多介质过滤器的维护核心是“保持滤料活性、稳定过滤效率、延长设备寿命”,需围绕滤料状态、运行参数、污染物控制三个维度展开,具体关键要点如下:一、滤料状态的维护滤料是过滤的核心介质,其清洁度、级
多介质过滤器的反冲洗时间需结合滤料类型、污染程度、反冲洗方式(单水冲洗或气水联合冲洗)等因素综合确定,核心是 “既要彻底清除滤料表面的污染物,又要避免过度冲洗导致滤料流失或能耗浪费”。以下是具体参考:
多介质过滤器的反冲洗是恢复滤料过滤能力的关键操作,目的是通过反向水流(或结合空气擦洗)剥离滤料表面截留的污染物(如悬浮颗粒、胶体等),并将其排出设备。具体操作步骤需遵循 “有序切换、逐步冲洗、确保洁净
多介质过滤器中滤料 “上粗下细、上轻下重” 的设计,是基于水流过滤规律、滤料功能分工和反冲洗稳定性的科学优化,其核心目的是最大化过滤效率、延长过滤周期并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具体原因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
多介质过滤器是一种通过多种不同材质、不同粒径的滤料分层填充,利用物理拦截、吸附等作用去除水中悬浮颗粒物、降低浊度的过滤设备,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的预处理或深度处理环节。其核心设计理念是通过滤料的 “分级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