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澈
17637315927
新闻资讯

为您提供利菲尔特最新动态以及行业的最热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产品知识   >  
一体化污水设备的工作原理
发布时间:2025-01-18  浏览量:0次  来源:利菲尔特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为一种地埋式或地上式污水处理设备。其主要目的是使小规模的生活污水和与之类似的工业废水经该设备处理后达到用户要求的排放标准。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物理分离、生物降解、化学辅助等多环节协同作用,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如有机物、悬浮物、氮磷、病原体等)逐步去除,最终使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或回用要求。其核心是利用 “集成化设计” 将多个处理单元(如格栅、生化池、沉淀池、消毒装置等)整合为一个紧凑系统,实现污水的连续化、自动化处理。

核心工作原理拆解

一、物理分离:去除粗大杂质与悬浮物

物理处理是污水进入设备的第一道 “关卡”,通过机械或重力作用分离肉眼可见的污染物,为后续处理减负。

  • 格栅过滤:利用栅条间隙(通常 10-20mm)拦截污水中的树枝、塑料、纤维等粗大杂质,防止堵塞水泵、管道或损坏生化系统。

  • 沉淀分离:在沉淀池或调节池中,通过重力作用使密度大于水的悬浮物(如泥沙、细小颗粒)自然沉降,减少后续生化处理的 “负荷”。

  • 膜过滤(MBR 工艺):若设备采用膜生物反应器,膜组件(超滤 / 微滤膜)通过物理截留作用分离污水中的活性污泥、胶体等,替代传统沉淀池,提升固液分离效率。

二、生物降解:微生物 “吃掉” 污染物(核心环节)

生物处理是设备净化污水的 “主力”,利用微生物(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的代谢作用,将污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 好氧生物处理:
    在好氧池(通过曝气维持溶解氧 DO=2-4mg/L)中,好氧微生物(如活性污泥中的菌胶团)以污水中的有机物(COD、BOD)为 “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其分解为 CO₂和水;同时,硝化细菌将氨氮(NH₄⁺)转化为硝酸盐(NO₃⁻),实现 “脱氮” 第一步。

  • 厌氧 / 缺氧生物处理:

    • 厌氧池(无氧气):微生物在无氧环境下将复杂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水解为小分子有机酸,同时聚磷菌释放体内储存的磷(为后续过量吸磷做准备)。

    • 缺氧池(低氧,DO<0.5mg/L):反硝化细菌利用硝酸盐(来自好氧池回流)作为 “氧气替代物”,将其还原为氮气(N₂)排入大气,完成 “脱氮” 全过程。

三、生物脱氮除磷:针对性去除氮、磷污染物

  • 脱氮原理:通过 “硝化(好氧)+ 反硝化(缺氧)” 协同作用,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氮气。
    例如:A/O 工艺中,好氧池生成的硝酸盐随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反硝化细菌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将硝酸盐还原为 N₂,实现氮的去除。

  • 除磷原理:利用聚磷菌的 “超量吸磷” 特性:

    • 厌氧阶段:聚磷菌分解体内储存的聚磷,释放能量并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储存为糖原)。

    • 好氧阶段:聚磷菌利用储存的有机物代谢,从污水中过量吸收磷(是自身需求的 3-7 倍),最终通过排放含磷污泥将磷带出系统。

四、化学辅助:强化污染物去除(可选)

部分设备会通过化学手段辅助去除特定污染物,尤其适用于工业废水或高浓度污水:

  • 混凝沉淀:投加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等混凝剂,使细小胶体或磷离子形成大颗粒絮凝体,通过沉淀去除(强化除磷或降低浊度)。

  • pH 调节:若污水酸碱度波动大(如 pH<6 或>9),在调节池投加酸 / 碱(如硫酸、氢氧化钠),将 pH 稳定在 6-9,避免影响微生物活性。

五、消毒杀菌:杀灭病原体,保障出水安全

污水经前序处理后,仍可能残留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需通过消毒彻底灭活:

  • 化学消毒:投加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消毒剂,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或蛋白质,杀灭病原体(接触时间需 15-30 分钟)。

  • 物理消毒:紫外线消毒利用 254nm 波长的紫外线破坏微生物 DNA,无化学残留,适用于对水质要求高的场景(如景观水回用)。

总结:多环节协同的 “净化链”

一体化设备的工作原理可概括为:
污水→物理过滤(去杂质)→生物降解(破有机物、脱氮磷)→固液分离(清浊分流)→消毒杀菌(去病原体)→达标出水
其核心优势在于通过集成化设计,将复杂的污水处理流程简化为连续运转的系统,既节省空间,又能根据水质灵活调整参数,实现高效、稳定的净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