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澈
17637315927
新闻资讯

为您提供利菲尔特最新动态以及行业的最热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产品知识   >  
一体化污水设备的工作流程
发布时间:2024-08-31  浏览量:0次  来源:利菲尔特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流程通常是将传统污水处理的多个单元(如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等)集成在一个或多个模块化罐体中,流程紧凑且自动化程度高。不同设备因工艺(如 A/O、SBR、MBR 等)略有差异,但核心流程可归纳为以下四步:

一、预处理阶段:去除大颗粒杂质,保护后续设备

作用:拦截污水中体积较大的固体杂质(如菜叶、纸屑、塑料等),避免堵塞管道或损坏水泵、曝气器等核心部件。
主要工艺单元:

  • 格栅 / 滤网:通过金属格栅(间隙 5-10mm)或滤网,物理拦截大颗粒悬浮物。

  • 调节池(可选):若污水水量、水质波动大(如农村污水早晚水量差异),调节池可暂存污水,均衡水质水量,保证后续处理稳定。

  • 沉淀池(初沉池):部分设备会设置,通过重力沉淀去除密度较大的泥沙、悬浮物(SS),降低后续生化处理负荷。

二、生化处理阶段:降解有机污染物(核心环节)

作用: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如 COD、BOD)、氮(氨氮)、磷等污染物,是净化污水的关键步骤。
常见工艺及流程:

  • A/O 工艺(缺氧 - 好氧):

    1. 缺氧池:污水进入缺氧环境,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脱氮),同时微生物吸附部分有机物。

    2. 好氧池:通过曝气(鼓风机供氧)创造有氧环境,好氧菌(如活性污泥中的细菌、原生动物)大量繁殖,将有机物分解为 CO₂和水;同时,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硝化作用),聚磷菌吸收磷(除磷)。

  • SBR 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单个反应池内完成 “进水→曝气(好氧)→沉淀→排水→闲置” 周期,通过时间交替实现生化反应和固液分离,流程更简化。

  • MBR 工艺(膜生物反应器):
    好氧池内设置超滤 / 微滤膜组件,替代沉淀池,膜直接截留微生物和悬浮物,出水水质更优(可回用),但需定期清洗膜组件防堵塞。

三、深度处理阶段:进一步净化,达标排放或回用

作用:去除生化处理后残留的少量悬浮物、色度、磷等,使出水满足排放标准(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或回用要求(如绿化、冲厕)。
主要工艺:

  • 沉淀池(二沉池):生化后的混合液(含活性污泥)进入沉淀池,污泥沉淀到底部(部分回流至生化池循环利用,剩余污泥排出处理),上清液为初步净化水。

  • 过滤单元:如石英砂过滤、活性炭过滤,去除残留悬浮物和异味。

  • 消毒单元:通过紫外线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或次氯酸钠消毒,杀灭水中细菌、病毒(尤其是医院、景区等对卫生要求高的场景)。

  • 脱磷处理(可选):若出水磷要求严格,可投加 PAC(聚合氯化铝)等药剂,形成磷酸铝沉淀去除磷。

四、污泥处理阶段:减少二次污染

生化处理中会产生剩余污泥(含微生物尸体、未降解有机物),需简单处理后外运处置:

  • 污泥浓缩:通过沉淀池底部的污泥斗浓缩,减少污泥体积。

  • 污泥脱水(小型设备):部分设备配套小型板框压滤机或叠螺机,将污泥含水率从 99% 降至 80%-85%,便于运输至专业机构填埋或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