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澈
17637315927
新闻资讯

为您提供利菲尔特最新动态以及行业的最热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产品知识   >  
如何避免多介质过滤器出现滤层板结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5-07-21  浏览量:0次  来源:利菲尔特

滤层板结是多介质过滤器运行中的常见问题,会导致过滤阻力骤增、出水水质恶化,甚至需要停机检修。通过提前预防和规范操作,可有效避免滤层板结。以下是具体预防措施:

一、优化反洗工艺,确保滤层彻底清洁

反洗不彻底是滤层板结的核心原因,需从反洗参数、流程和频率三方面优化:

1.合理设置反洗参数

控制反洗强度:根据滤料类型调整水洗强度(如石英砂反洗强度 15-18L/(m²・s),无烟煤 10-12L/(m²・s)),确保滤层膨胀率在设计范围(石英砂 30%-40%,无烟煤 20%-30%),既能松动滤料又不流失滤料。

延长反洗时间:反洗至排水清澈为止(通常水洗 10-15 分钟),避免残留污染物在滤层内积累。若进水浊度较高,可适当延长 2-3 分钟。

启用气水联合反洗:对于易板结的滤料(如石英砂),优先采用 “气洗 + 水洗” 组合(气洗 3-5 分钟,松动滤层;再水洗 10 分钟,排出1污染物),气泡冲击能更有效打破初期结块。

2.固定反洗周期

根据进水浊度设定反洗频率:如进水浊度≤5NTU 时,每 2-3 天反洗 1 次;浊度 5-10NTU 时,每天反洗 1 次;浊度>10NTU 时,增加至每天 2 次(避免污染物持续沉积)。

结合压差触发反洗:当运行压差达到 0.1-0.15MPa 时,强制反洗(无论是否到周期),防止滤层过度堵塞。

二、控制进水水质,减少板结诱因

1.预处理降低污染物负荷

若进水含高 SS(悬浮物)、藻类或有机物,需增设前置处理:如沉淀池(降低 SS 至 50mg/L 以下)、加药絮凝(投加 PAC 等混凝剂,使小颗粒凝聚成大絮体,便于过滤截留)、活性炭吸附(去除有机物)。

进水若含铁锰离子(超过 0.3mg/L),需先通过氧化过滤去除,避免铁锰氧化物在滤层内沉积形成硬结。

2.避免生物污染

长期停机前需排空过滤器内积水,并用清水冲洗滤层,防止死水滋生微生物形成生物膜。

若进水有机物含量高(COD>50mg/L),可定期(每月 1 次)向滤层投加低浓度次氯酸钠(50-100ppm),浸泡 1 小时后反洗,抑制细菌滋生。

三、规范滤料管理,保持滤层活性

1.定期检查滤料状态

每 3-6 个月打开人孔检查:观察滤料是否结块、粒径是否明显变小(磨损率超过 30%)、级配是否混乱(如无烟煤混入石英砂层)。

发现局部板结时,及时用耙子松动或人工清理结块,避免扩散。

2.按时更换滤料

滤料有一定使用寿命(石英砂 2-3 年,无烟煤 1-2 年),到期后按原级配全部更换,更换前彻底清扫过滤器内壁(避免残留杂质污染新滤料)。

补充滤料时,严格按 “上层粒径大、下层粒径小” 的级配要求添加(如上层无烟煤 0.8-1.8mm,下层石英砂 0.5-1.0mm),防止小颗粒滤料被水流带走或分层混乱。

四、设备维护与操作规范

1.定期检修辅助系统

检查反洗泵、阀门、流量计是否正常:确保反洗水压稳定(≥0.2MPa),阀门启闭灵活无泄漏,流量计读数准确(避免因流量不足导致反洗不彻底)。

清理布水 / 集水装置:每半年检查滤帽是否堵塞或破损,及时疏通或更换,保证布水均匀(避免局部滤层负荷过高)。

2.规范操作流程

反洗后需静置 10-15 分钟,使滤料自然沉降分层,避免进水时滤层扰动。

停机时先关闭进水阀,待滤层水流尽后再关闭出水阀,防止滤层长期浸泡在静止水中。

通过以上措施,可从源头减少滤层板结的诱因,维持过滤器的稳定运行。核心逻辑是:“及时清洁(反洗)+ 控制进水(预处理)+ 维护滤料(级配与更换)”,三者结合可大幅降低板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