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安装需遵循规范流程,关键步骤如下:
一、前期准备
场地勘测:确认安装位置的地质条件(如土壤承载力),避开洪水淹没区、地下管线密集区,预留设备检修空间(周边≥1 米,顶部≥2 米)。
基础施工:按设备尺寸浇筑混凝土基础,平整度误差≤5mm,基础标高需高于周边地面 100~150mm,防止雨水倒灌。
二、设备就位与连接
吊装定位:使用吊车将设备主体平稳放置于基础上,通过水平仪校准水平度(误差≤0.5mm/m),用膨胀螺栓固定底座。
管道连接
进水 / 出水管:采用 PVC 或不锈钢材质,与设备接口密封连接(加装橡胶密封圈),管道坡度≥0.3%,避免积水。
曝气 / 污泥管:检查曝气头、污泥泵接口是否牢固,曝气管道需做气密性测试(压力≥0.1MPa,30 分钟无泄漏)。
电气接线:按电路图连接控制柜与各设备(如水泵、风机),做好防水绝缘处理,接地电阻≤4Ω,符合电气安全规范。
三、工艺调试与试运行
注水测试:向设备内注满清水,观察各接口、池体是否渗漏,24 小时水位下降≤50mm 为合格。
曝气系统调试:启动风机,检查曝气均匀性,曝气区溶解氧控制在 2~4mg/L,水面应形成均匀细密的气泡。
微生物培养:投加活性污泥(接种量为池容的 5%~10%),通过闷曝(连续曝气 24 小时)+ 间歇进水(逐步提升负荷)培养生物菌群,周期约 7~15 天。
联动试运行:按 “进水 - 反应 - 沉淀 - 出水” 流程连续运行 72 小时,监测水质(COD、氨氮等指标)达标后,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四、验收与防护
功能验收:检查设备运行噪音(≤85dB)、自动化控制(如液位联动启停)是否正常,出具调试报告。
防护处理:设备若埋地安装,需做防腐涂层(如环氧沥青漆),回填土需分层夯实(每层≤300mm),顶部覆盖防水膜,防止沉降。
注意事项:安装过程需严格遵循厂家说明书,涉及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起重作业)时,需由专业资质团队操作,确保安全合规。
多介质过滤器的产品结构特点围绕 “防腐耐用、高效过滤、稳定运行” 设计,核心特点如下:1、防腐结构突出,耐蚀性强衬胶层全覆盖:钢制罐体内壁整体衬覆 3-5mm 厚天然橡胶(或丁基橡胶),转角、接缝处经
多介质过滤器的维护周期需结合原水水质、运行负荷及滤料状态动态调整,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日常维护(每日 / 每班)参数监控:每日记录进出水锰含量、浊度、压差(ΔP)。当 ΔP 超过 0.15MPa,或
多介质过滤器使用需注意以下事项,以保障过滤效果和设备寿命:一、滤料管理选用级配合理的石英砂,确保上层粒径 1-2mm、下层 0.5-1mm,避免混杂导致滤层间隙不均。装填前冲洗浮尘,层高保持 600-
纯化水多介质过滤器的核心功能集中在预处理阶段,为后续纯化工艺提供合格进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去除颗粒性杂质作为初级过滤设备,其核心作用是截留原水中的悬浮物(如泥沙、铁锈)、胶体颗粒等,通过滤料的孔隙
多介质过滤器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材质、不同粒径的滤料分层填充(常见组合:上层无烟煤、中层石英砂、下层石榴石 / 磁铁矿,从上到下滤料密度递增、粒径递减),通过 “分级过滤 + 协同吸附” 实现更高效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