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澈
17637315927
新闻资讯

为您提供利菲尔特最新动态以及行业的最热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产品知识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怎样的操作流程?
发布时间:2024-08-31  浏览量:0次  来源:利菲尔特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集成化、小型化的污水处理装置,适用于生活污水、中小型工业废水等处理场景。其操作流程需遵循规范步骤,以确保处理效果和设备稳定运行,具体流程如下:

一、操作前准备

  1. 设备检查

    • 检查设备主体(如反应池、沉淀池、过滤器等)是否有破损、渗漏,管道连接是否牢固。

    • 查看电气系统(控制柜、水泵、曝气设备等)是否正常,电线有无老化、短路风险,接地是否可靠。

    • 检查药剂储存罐(如絮凝剂、消毒剂)的液位是否充足,药剂是否在保质期内,管路阀门是否畅通。

  2. 预处理系统检查

    • 清理格栅(拦截大颗粒杂质、漂浮物),避免堵塞影响进水。

    • 检查调节池液位,确保进水流量稳定,避免冲击负荷。

二、启动操作流程

  1. 进水阶段

    • 打开进水阀门,启动提升泵(若有),将污水引入设备。

    • 控制进水流量,根据设备设计处理量调节(如 5m³/h 设备,避免超量进水),可通过流量计实时监控。

  2. 生化处理阶段(核心步骤)

    • 曝气系统启动:开启曝气风机,向生化反应池(如 A/O 池、MBR 膜池)供氧,维持溶解氧(DO)在适宜范围(好氧池 DO 通常为 2-4mg/L),促进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 搅拌设备启动:若为厌氧或缺氧池,启动搅拌器,使污水与污泥充分混合,避免沉淀。

    • 监控生化池参数:定期检测 pH 值(适宜范围 6-9)、污泥浓度(MLSS,通常 2-4g/L),确保微生物活性。

  3. 沉淀 / 固液分离阶段

    • 污水进入沉淀池后,关闭搅拌或曝气,静置沉淀,使污泥与清水分离。

    • 定期排放沉淀池底部的剩余污泥(通过排泥泵),避免污泥淤积影响沉淀效果,污泥可回流至生化池或外运处理。

  4. 深度处理阶段(可选)

    • 若包含过滤单元(如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开启过滤阀门,使上清液通过滤料去除细小杂质。

    • 若为 MBR 工艺,启动膜组件抽吸泵,通过膜过滤截留污泥,产水进入清水池。

  5. 消毒处理阶段

    • 向处理后的清水投加消毒剂(如次氯酸钠、紫外线消毒),确保出水达标(如大肠杆菌数<3 个 / L)。

    • 控制消毒剂投加量,避免过量残留对环境造成影响。

三、运行中监控与调整

  1. 参数监控

    • 每小时记录关键参数:进水流量、pH 值、DO、污泥浓度、出水 COD(化学需氧量)、氨氮等。

    • 观察设备运行状态:曝气是否均匀、水泵有无异响、电机温度是否过高、管路有无堵塞(通过压力表判断)。

  2. 异常处理

    • 若进水流量骤增:立即减少进水,启动应急调节措施,避免冲击生化系统。

    • 曝气不足:检查风机压力,清理曝气盘堵塞,必要时更换曝气头。

    • 出水水质不达标:若 COD、氨氮超标,可能是生化池参数异常(如 DO 不足、污泥活性低),需调整曝气或投加营养剂(如氮、磷);若悬浮物超标,检查沉淀池排泥是否及时或过滤单元是否堵塞。

四、停机操作流程

  1. 逐步停机

    • 先关闭进水阀门和提升泵,停止进水。

    • 待生化池、沉淀池处理完毕后,依次关闭曝气风机、搅拌器、过滤系统、消毒设备。

    • 若长期停机,需排空设备内的污水,清洗各单元(如膜组件反冲洗、过滤器反洗),避免残留污水发臭或设备腐蚀。

  2. 药剂与电气系统关闭

    • 关闭药剂投加泵,清洗药剂管路,防止结晶堵塞。

    • 断开控制柜总电源,做好设备表面清洁和防护。

五、日常维护与注意事项

  • 定期清理:每日清理格栅,每周清洗过滤器 / 膜组件,每月检查曝气盘、管路阀门是否堵塞。

  • 药剂补充:及时补充药剂,避免断药影响处理效果。

  • 设备保养:定期对水泵、风机等转动部件加注润滑油,检查电机运行温度,延长设备寿命。

  • 记录与备案:做好运行日志,记录进水水质、处理量、设备参数等,便于追溯和优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