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滤料选择:核心看 “水质” 与 “需求”
滤料选择的核心逻辑是 “针对性截留杂质”,需重点关注以下 3 个维度:
根据原水杂质特性选种类
若原水以悬浮物、泥沙为主(如地表水、市政自来水):优先选 “无烟煤 + 石英砂” 组合,成本低且能满足基础过滤需求。
若原水浊度高、杂质颗粒细(如部分工业废水、高浊度地表水):选 “无烟煤 + 石英砂 + 磁铁矿” 组合,利用密度梯度提升截留精度和反洗效果。
若需同时除味、除余氯(如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选 “石英砂 + 活性炭” 组合,兼顾过滤与吸附功能。
根据过滤精度选粒径与级配
滤料粒径需遵循 “上粗下细” 原则:上层无烟煤粒径通常为 0.8-1.8mm,中层石英砂为 0.5-1.2mm,下层磁铁矿为 0.2-0.5mm。
级配需均匀:避免粒径差异过大导致滤料分层紊乱,或过小导致孔隙堵塞过快,一般要求同一层滤料的粒径范围不超过 2 倍。
根据使用环境选材质稳定性
普通水质:优先选天然石英砂(硬度高、耐磨损)、无烟煤(化学稳定性好)。
腐蚀性水质(如酸性废水):需选耐腐蚀材质,如陶瓷滤料、聚丙烯滤料,避免滤料溶解污染出水。
二、滤料更换:关键看 “状态” 与 “周期”
滤料并非终身使用,需通过运行参数和实际状态判断更换时机,具体步骤如下:
判断更换时机:3 个核心信号
压差异常:正常运行压差为 0.02-0.05MPa,若反洗后压差仍频繁超过 0.15MPa,说明滤料孔隙堵塞严重,无法恢复。
出水水质不达标:过滤后水的浊度持续高于设计值(如超过 1NTU),且反洗、正洗后无改善,表明滤料截留能力失效。
滤料自身损耗:打开滤罐检查,若发现滤料明显磨损、破碎(如石英砂粉末增多),或出现板结、结块现象,需及时更换。
更换周期:无固定标准,参考经验值
常规水质(市政水、低浊度工业水):无烟煤、石英砂通常可使用 3-5 年;活性炭因吸附饱和,寿命较短,一般 1-2 年更换一次。
恶劣水质(高浊度、高杂质水):滤料磨损快,更换周期需缩短,可能 1-2 年就需更换无烟煤、石英砂。
更换操作:4 个关键步骤
停机排水:关闭过滤器进出水阀门,排空罐内积水,打开人孔门通风。
清理旧滤料:将罐内失效滤料全部掏出,彻底清扫罐底杂质,避免残留污染新滤料。
装填新滤料:按 “下层→中层→上层” 的顺序装填,每层装填后平整表面,确保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如石英砂层厚度通常为 800-1200mm)。
清洗调试:装填完成后,先进行反洗(时间 10-15 分钟),再正洗至出水清澈,最后投入试运行,确认水质达标。
解决多介质过滤器反洗效果差的问题,核心是先定位根源(参数、设备、滤料),再针对性调整操作或维修,具体可按 “排查原因→对应解决→效果验证” 三步执行。一、第一步:精准排查反洗效果差的 3 大根源反洗效
多介质过滤器的常见故障主要集中在出水水质不达标、运行压差异常、反洗效果差和设备部件损坏四大类,多数可通过日常检查提前预防或快速解决。一、核心故障:出水水质不达标这是最直观的故障,表现为出水浊度升高、悬
多介质过滤器的反洗操作核心是 “先排净、再反冲、后正洗”,通过反向水流冲洗滤料层,清除截留的杂质,恢复其过滤能力,具体步骤需严格按顺序执行。一、反洗前准备:确认 3 个关键条件在启动反洗前,需确保设备
多介质过滤器的日常维护核心是 “预防堵塞、保证水质、延长寿命”,需围绕运行监控、反洗管理、设备检查三个维度展开,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故障。一、运行参数监控:实时掌握设备状态日常需定时记录关键参数,及时
多介质过滤器滤料的选择需匹配水质特点与处理目标,更换则需结合运行状态判断,两者直接影响过滤效果和设备寿命。一、滤料选择:核心看 “水质” 与 “需求”滤料选择的核心逻辑是 “针对性截留杂质”,需重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