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澈
17637315927
新闻资讯

为您提供利菲尔特最新动态以及行业的最热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产品知识   >  

如何确定多介质过滤器的正洗和反洗时间?

发布时间:2025-10-28  浏览量:0次  来源:利菲尔特
确定多介质过滤器的正洗和反洗时间,核心原则是 “以水质指标为核心,结合时间范围和工况灵活调整”,而非固定死守时长,具体可按以下步骤和标准操作。

一、反洗时间的确定方法:以 “杂质清除度” 为核心

反洗的目的是清除滤料截留的杂质,时间需结合排水浊度、滤料状态判断,同时参考常规时间范围。

核心判断标准:反洗排水浊度

这是最关键的指标。用浊度仪实时监测反洗排水,当浊度稳定降至 1NTU 以下(或与反洗进水浊度基本一致)时,说明滤料表面的杂质已基本冲洗干净,可停止反洗。

若无浊度仪,可通过肉眼观察:当排水从初期的浑浊(黄褐色、灰色)变为清澈透明,无明显颗粒或悬浮物时,可初步判断反洗完成。

辅助参考:常规时间范围

单水反洗(适用于常规水质):通常为 5-10 分钟,若原水浊度高(如地表水雨季),可延长至 10-15 分钟。

气水联合反洗(适用于高浊度或黏性杂质):先气洗 2-3 分钟(用压缩空气扰动滤料),再水洗 5-8 分钟,总时长控制在 7-11 分钟,效率比单水反洗更高。

特殊工况调整

滤料类型:活性炭质地脆,反洗时间需控制在 5-8 分钟,避免过度冲刷导致颗粒破碎;石英砂、无烟煤可适当延长至 8-15 分钟。

污染程度:滤料截留杂质多(如进出口压差达 0.1MPa),需延长反洗时间;杂质少则可缩短。

二、正洗时间的确定方法:以 “出水达标度” 为核心

正洗的目的是清除反洗残留的废水和杂质,时间需结合出水水质一致性判断,同时参考常规范围。

核心判断标准:出水与进水的一致性

出水浊度:检测正洗排水,当浊度降至 与进水浊度接近(通常 < 1NTU) 时,说明残留杂质已清除,可停止正洗。

出水外观与 pH 值:无浊度仪时,观察排水清澈无浑浊;若系统涉及酸碱调节,需确保出水 pH 值与进水 pH 值一致,避免残留酸碱影响后续工艺。

辅助参考:常规时间范围

常规滤料(石英砂、无烟煤):正洗时间通常为 5-10 分钟。

吸附性滤料(活性炭):因孔隙可能残留反洗水,需延长至 8-15 分钟,确保残留物质冲洗干净。

特殊工况调整

反洗效果:反洗彻底(排水浊度低)时,正洗只需 5-8 分钟;反洗不彻底则需延长至 10-15 分钟。

正洗流速:流速与过滤流速一致(5-10m/h)时,若流速过低,冲洗效率低,需延长时间;流速过高则可能扰动滤料,需控制流速并按水质判断时间。

三、关键原则:避免 “唯时间论”,优先看水质

确定时间时,需避开两个常见误区,确保流程高效且节水:

误区 1:固定时间,不看水质。例如反洗仅按 5 分钟操作,若排水仍浑浊,会导致滤料再生不彻底,后续过滤压差快速升高;正洗未达标就停止,会让残留杂质进入后续系统(如污染反渗透膜)。

误区 2:过度清洗,浪费资源。反洗至排水完全清澈(如 0.5NTU 以下)或正洗超过 15 分钟,会增加水耗,还可能导致滤料层过度压实(正洗)或流失(反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