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澈
17637315927
新闻资讯

为您提供利菲尔特最新动态以及行业的最热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产品知识   >  

如何判断多介质过滤器水汽反洗是否完成?

发布时间:2025-10-23  浏览量:0次  来源:利菲尔特
如何判断多介质过滤器的水汽反洗是否完成,核心看“水质清澈度” 和 “滤层状态” 两大指标,需结合排水观察、参数监测和经验判断,确保既洗干净又不浪费资源。

1. 核心判断依据:排水水质观察

这是最直观、最关键的判断标准,需在反洗的不同阶段重点观察。

  • 水洗阶段(停气后单独水洗):观察反洗排水口的水质,当水色从初期的深浊色(如土黄色、灰色) 逐渐变浅,最终达到清澈透明,且无明显悬浮物、絮状物或细小滤料颗粒时,说明杂质已基本冲洗干净。

  • 正洗阶段:取样检测正洗排水,若其水质与过滤器进水水质(或设计要求的出水水质)基本一致,比如浊度、颜色、透明度无差异,代表滤层内部残留的清洗水已置换完成。

2. 辅助判断依据:滤层与运行参数

通过设备状态和参数变化,可进一步确认反洗效果是否达标。

  • 滤层膨胀率:反洗时滤层会因水流和气流作用膨胀,若膨胀率稳定在20%-30%(可通过过滤器侧壁的观察窗或刻度线判断),且无局部凸起、凹陷或滤料流失,说明滤层处于正常清洗状态,反洗后可恢复均匀结构。

  • 反洗时间:在参数(气速、水速)正常的前提下,若实际反洗时间达到推荐区间(通常混合反洗 + 单独水洗共 8-13 分钟),且排水已清澈,可辅助判断完成。但需注意,时间仅为参考,不能替代水质观察(如污染物过多时需延长时间)。

  • 进出口压差:反洗前过滤器进出口压差会因滤料堵塞而升高(通常超过 0.1MPa),反洗完成后,恢复运行初期的压差应降至正常范围(通常 0.03-0.05MPa),且运行 1-2 小时内压差无明显上升,说明滤料通透度良好。

3. 特殊场景判断:避免过度或不足清洗

针对不同污染物类型,需调整判断侧重点,防止清洗效果不佳。

  • 胶体 / 有机物污染:若原水含大量胶体或有机物,仅靠肉眼观察可能不够,需取样检测排水的COD、浊度等指标,直至与进水指标接近。

  • 滤料板结情况:反洗前若滤层有板结,反洗时需观察板结是否完全松散(通过观察窗看滤层是否均匀沸腾),若仍有局部板结,需适当延长气洗时间或提高气速。

  • 避免过度清洗:若排水已清澈但仍继续反洗,会导致滤料过度磨损、水资源浪费,此时应立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