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维护:每日 1-2 次,实时监控
重点关注设备运行稳定性,避免突发故障,每次耗时 10-15 分钟:
检查进出口压差(正常 0.02-0.05MPa),若接近 0.08MPa,需提前启动反洗;
监测出水浊度(要求<3FTU),若超标,排查原水变化或滤料堵塞问题;
查看阀门、管路有无渗漏,反洗水泵压力是否正常,确保设备无异常噪音。
二、定期维护:核心周期 3-30 天,按环节拆分
1. 反洗维护(3-7 天 / 次,最关键)
周期依据:进水浊度低(如自来水,浊度<5FTU)可延至 5-7 天;浊度高(如河水,>10FTU)缩至 2-3 天;24 小时满负荷运行需再缩短 1-2 天。
操作要求:单一水洗(石英砂 / 无烟煤滤料)10-15 分钟,反洗强度 10-15L/(m²・s);含活性炭 / 磁铁矿的滤料,建议每月 1 次 “气水联合反洗”,提升杂质冲洗效果。
2. 滤料检查(15-30 天 / 次)
打开人孔观察滤料状态:若滤料板结(手捏不散)、表面发黑(微生物滋生),需增加反洗频率,或补充 1-2% 的盐酸溶液浸泡杀菌;若滤料流失(反洗后水面有大量细颗粒),需及时补充同规格滤料,维持滤层高度。
3. 配件维护(30 天 / 次)
清洗反洗排水阀、流量计,避免杂质卡堵导致反洗不均匀;
检查压力表、浊度仪的校准状态,确保数据准确;
润滑阀门轴承、电机轴承,防止部件锈蚀卡顿。
三、长期保养:3-12 个月 / 次,深度维护
滤料更换 / 再生(6-12 个月 / 次):石英砂、无烟煤滤料使用 1-2 年后,若反洗后出水仍不达标,需更换 50%-70% 旧滤料;活性炭滤料吸附饱和后(碘值下降至 800mg/g 以下),可送厂再生或直接更换。
设备内部清洁(3-6 个月 / 次):排空滤料后,用高压水冲洗过滤器内壁,清除残留杂质和水垢,避免内壁腐蚀;检查滤板、布水器有无破损,若布水孔堵塞,需拆洗或更换。
四、特殊情况:即时维护,不按固定周期
原水突发污染(如浊度骤升、含油污):立即停机反洗,必要时更换滤料,避免杂质穿透滤层;
设备停机超 7 天:重新启用前,需先反洗 15 分钟,排出滤层内滞留的死水,再测试出水水质,合格后投入使用。
综上,维护核心是 “以水质和压差为导向”,而非死守固定周期 —— 日常盯紧运行数据,定期排查滤料和配件,可大幅延长设备寿命,保证过滤效果。
多介质过滤器的定期维护需按 “周期梯度” 覆盖设备全维度,聚焦 “保障过滤效率、延长部件寿命、降低故障风险”,核心分为每周基础保养、每月介质管理、每季度易损件维护、每年系统检修四大模块,具体内容如下:
多介质过滤器的维护频率需结合进水水质、运行负荷、自动化程度动态调整,核心逻辑是 “高频巡检防隐患、周期维护保性能、专项维护解突发”,避免因维护缺失导致过滤效率下降、介质失效或设备损坏。以下按 “日常巡
反冲洗压力是多介质过滤器维持滤料性能、保障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参数,其大小直接影响反冲洗效果、滤料寿命、设备安全性及后续过滤效率。合理的反冲洗压力可实现滤料的有效再生,压力过高或过低均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多介质过滤器的工作压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参数,其大小并非固定,主要受到设备硬件特性、滤料状态、工艺运行需求、水质条件及系统配置五大类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水流通过滤料层时所需的驱动
确定多介质过滤器的最佳工作压力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特性、工艺需求、运行成本和滤料性能的系统过程,核心目标是在保证过滤效果、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之间找到平衡。以下是具体的确定方法和关键考量因素:一、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