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澈
17637315927
新闻资讯

为您提供利菲尔特最新动态以及行业的最热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产品知识   >  
如何判断多介质过滤器的滤层结构是否破坏?
发布时间:2025-07-31  浏览量:0次  来源:利菲尔特

判断多介质过滤器的滤层结构是否破坏,需要结合运行参数监测、现场观察、性能测试及拆解检查等多维度手段,重点关注滤层完整性、均匀性及功能性的异常表现。以下是具体判断方法:

一、通过运行参数异常判断

滤层结构破坏会直接导致过滤阻力、出水水质等参数出现规律性异常,可作为初步判断依据:

水头损失异常波动

若水头损失突然下降(如从正常的 0.2-0.5m 骤降至 0.1m 以下),且伴随出水浊度、悬浮物(SS)突然升高,可能是滤层出现裂缝、空洞或水流短路(如滤料被冲走形成通道)。

若水头损失局部过高(某一区域阻力远大于其他区域),可能是滤层局部板结(如污染物堆积)或滤料级配混乱(细滤料下沉、粗滤料上浮),导致水流分布不均。

出水水质突发性恶化

滤层结构破坏会导致原水未经过滤直接穿透,表现为:

出水浊度、SS 快速上升(如从 0.5NTU 升至 5NTU 以上),且波动剧烈(随进水流量变化明显);

出水污染物(如有机物、胶体)指标突然超标,且无法通过正常反冲洗恢复。

二、现场观察与直观检查

通过过滤器本体的观察孔、反冲洗排水等细节,可直接发现滤层结构异常:

滤层表面形态异常

打开过滤器顶部观察孔,若滤层表面出现明显凹陷、裂缝、凸起或局部冲刷痕迹(如反冲洗后表面不平整,有 “坑洞”),说明滤料被水流冲击移位,结构已破坏。

滤层分层模糊:正常多介质滤层(如上层无烟煤、中层石英砂、下层磁铁矿)应层次分明,若出现不同滤料混杂(如无烟煤与石英砂混合),可能是反冲洗强度过大导致级配混乱,滤层结构失效。

反冲洗排水异常

反冲洗时排水携带大量滤料(如肉眼可见石英砂、无烟煤颗粒),且持续超过 3 次反冲洗仍未改善,说明滤料流失严重,滤层厚度不足,结构已破坏。

反冲洗时水流分布不均:如局部翻涌剧烈、其他区域无明显扰动,可能是布水系统故障导致滤层局部被冲翻,形成结构缺陷。

设备本体异常

过滤器底部或侧面出现滤料泄漏(如从法兰接口、排污阀流出),说明承托层或滤料层已被冲穿,结构完整性丧失。

三、性能测试与对比分析

通过针对性测试,对比设计参数与实际数据,判断滤层结构是否破坏:

滤层厚度测量

停机后,用测深杆(如带刻度的竹竿)插入滤层,测量各层滤料实际厚度(如无烟煤层设计厚度 300mm,实测仅 200mm),若偏差超过 10%,可能是滤料流失或移位导致结构破坏。

多点测量(如过滤器四周及中心 5 个点),若厚度差异超过 50mm,说明滤层局部塌陷或堆积,结构不均匀。

水头损失分布测试

沿滤层深度安装压力传感器(如顶部、中部、底部),若某一深度的局部水头损失远低于其他区域(如底部压力骤降),说明该区域滤层存在空洞或短路通道。

反冲洗效果测试

反冲洗时,若滤层膨胀率(反冲洗时滤层厚度与静止厚度的比值)异常(如设计膨胀率 50%,实测仅 20% 或超过 100%),可能是滤料级配混乱(如细料过多导致膨胀不足,或粗料过多导致膨胀过度),结构已破坏。

反冲洗后排水浊度长期偏高(如超过 10NTU),且持续时间超过 10 分钟,说明滤层无法有效截留污染物,可能因结构破坏导致 “穿透”。

四、拆解检查(适用于严重异常情况)

若上述方法无法明确判断,需停机拆解过滤器,直接检查内部结构:

滤料状态检查

观察滤料是否混杂(如无烟煤中混入大量石英砂)、是否有明显磨损或破碎(如石英砂棱角消失、粒径不均匀),或局部堆积黏性污染物(如油泥、生物膜)形成板结。

检查滤料是否完整覆盖承托层,若承托层(如鹅卵石)暴露或移位,说明滤层已失去支撑,结构破坏。

承托层与布水系统检查

承托层是否冲翻、错位(如鹅卵石层出现 “断层”),或被滤料混入(如石英砂进入承托层),导致滤层底部结构失效。

布水器(如滤帽、支管)是否破损、脱落,若滤帽缺失或支管断裂,会导致局部水流过大,冲刷滤层形成结构缺陷。

总结:滤层结构破坏的核心特征是 **“过滤功能失效” 与 “物理结构异常” 的同步出现 **,即出水水质恶化的同时,伴随滤层厚度、形态、水头损失等物理参数的异常。实际判断中,需结合运行数据(如水头损失、浊度)、现场观察(如滤层表面、反冲洗排水)及针对性测试(如厚度测量、膨胀率),必要时通过拆解确认问题点,避免因结构破坏导致后续设备(如反渗透、离子交换器)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