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澈
17637315927
新闻资讯

为您提供利菲尔特最新动态以及行业的最热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产品知识   >  
多介质过滤器反洗频率一般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5-07-19  浏览量:0次  来源:利菲尔特

多介质过滤器的反洗频率需根据进水水质、运行工况及滤料特性动态调整,核心是 “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反洗能耗”,常规范围及判定逻辑如下:

一、按原水浊度划分的常规频率

低浊度原水(浊度≤5NTU)

适用于市政自来水、深度处理循环水等水质稳定场景,污染物以微量悬浮物为主。

反洗频率:24-48 小时 / 次(每天 1 次或每两天 1 次)。

依据:滤料截留负荷低,污染物积累速度慢,若频繁反洗会导致滤料过度磨损(如石英砂年损耗率超 5%)。

中浊度原水(浊度 5-20NTU)

常见于地表水(河水、水库水)经沉淀后处理,或工业循环水旁滤系统(含少量微生物黏泥)。

反洗频率:12-24 小时 / 次(每天 1-2 次)。

依据:此类水质含一定胶体和藻类,滤料易堵塞,需通过较频繁反洗避免污染物穿透,如夏季地表水藻类繁殖时,建议缩短至 12 小时 / 次。

高浊度原水(浊度>20NTU)

包括雨季地表水(浊度可达 50-100NTU)、工业废水预处理等场景,悬浮物含量高。

反洗频率:4-12 小时 / 次(每天 2-6 次),极端情况需 “间断性反洗”(如运行 2 小时后立即反洗)。

注意:需配合前端混凝预处理(投加 PAC)降低滤料负荷,否则单纯依赖高频反洗会导致出水波动。

二、核心判定指标(而非仅看时间)

出水浊度超标

这是最直接的触发信号:

生活饮用水预处理需≤1NTU,反渗透预处理需≤0.5NTU,若反洗后仍超标,需缩短频率。

例:某地表水过滤器运行 18 小时后出水浊度从 0.8NTU 升至 1.5NTU,需将原 24 小时周期调整为 16 小时。

进出口压差升高

新系统初始压差为 0.03-0.05MPa,当压差达0.1-0.15MPa(即初始值的 2-3 倍)时,说明滤料孔隙堵塞,必须反洗。

例:某循环水过滤器压差从 0.04MPa 升至 0.12MPa,即使未到 24 小时,也需立即反洗。

最长运行时间兜底

即使浊度和压差未超标,也需设定 72 小时为最长周期强制反洗,防止微生物黏附滤料形成生物膜(尤其夏季水温>25℃时)。

三、影响频率的关键因素

滤料特性:细粒径滤料(0.5-1mm)比粗粒径(1-2mm)易堵塞,反洗频率需高 30%;

运行流速:流速从 10m/h 提至 15m/h 时,污染物穿透加快,频率需缩短 50%;

预处理效果:前端混凝沉淀可使进滤器浊度降 50%,频率可减少至原来的 1/2。

四、优化建议

新系统投用后 1 个月内,每 2 小时记录数据,确定 “浊度 - 压差 - 时间” 关联关系,设定初始频率;

雨季、工业废水排放高峰时,临时缩短 20%-50% 周期;

安装在线监测(浊度仪 + 压差计),设定自动反洗(如浊度>1NTU 或压差>0.12MPa 时触发),减少人工误差。

总之,反洗频率需 “按需调整”,通过平衡水质达标与运行成本,找到适配本系统的最佳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