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澈
17637315927
新闻资讯

为您提供利菲尔特最新动态以及行业的最热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产品知识   >  
多介质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受哪些因素影响?
发布时间:2025-07-19  浏览量:0次  来源:利菲尔特
多介质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如出水浊度、杂质去除率、运行稳定性等)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这些因素可归纳为介质特性、运行参数、原水水质等。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过滤介质的特性

介质是过滤的核心,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直接决定截留能力:

  • 介质种类与组合:

    • 不同介质的吸附性、密度差异会影响过滤效率。例如,无烟煤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优于石英砂,加入活性炭可增强对胶体和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而石榴石等高密度介质能强化对细小颗粒的深度截留。

    • 若介质组合不合理(如密度差过小),反冲洗时易出现混层,导致过滤层紊乱,降低去除效果。

  • 介质粒径与级配:

    • 粒径过大(如无烟煤粒径 > 2mm)会导致孔隙率过高,细小颗粒易穿透;粒径过小(如石英砂 < 0.3mm)则过滤阻力大,易堵塞,需频繁反洗。

    • 级配(不同粒径的比例)需遵循 “上粗下细”,若上层介质过细或下层过粗,会导致杂质集中在表层,缩短过滤周期。

  • 介质装填高度:

    • 总高度不足(如 <1.2m)会减少过滤路径,杂质易穿透;但过高(如> 2m)会增加阻力,降低出水流量。通常上层无烟煤高度 30~50cm,中层石英砂 40~60cm,下层支撑层 10~20cm。

  • 介质污染与老化:

    • 长期使用后,介质表面可能结垢(如钙镁沉淀)、吸附饱和(如有机物覆盖),或因磨损导致粒径变小,过滤能力会逐渐下降,需定期更换(一般 1~3 年)。

二、运行参数的控制

运行过程中的操作参数直接影响过滤效率和稳定性:

  • 滤速(过滤速度):

    • 滤速是核心参数,通常为 8~15m/h(即每小时每平方米过滤面积处理 8~15 立方米水)。

    • 滤速过高(如 > 20m/h):水流冲击力大,杂质易穿透介质层,出水浊度上升;同时介质间摩擦加剧,可能导致细小颗粒脱落。

    • 滤速过低(如 < 5m/h):虽过滤更充分,但处理量下降,经济效率低,且杂质易在表层过度堆积,加速堵塞。

  • 进水压力与水头损失:

    • 进水压力需稳定(一般 0.1~0.3MPa),压力波动过大会导致水流分布不均,局部介质负荷过高,出现 “短路” 现象(杂质未被截留直接流出)。

    • 随着过滤进行,水头损失(进出口压力差)逐渐增大,当超过设定值(如 0.05~0.1MPa)时,需及时反洗,否则会因阻力过大导致滤层压实,杂质反渗。

  • 反冲洗效果:

    • 反洗强度(单位面积反洗水量,通常 10~15L/(m²・s))和时间(5~15 分钟)不足:介质层未充分松动,截留的杂质未彻底排出,再次过滤时易快速堵塞。

    • 反洗强度过大:可能冲走介质(尤其是上层无烟煤),或导致介质分层混乱,影响后续过滤。

    • 若采用气水联合反洗,空气强度(15~25L/(m²・s))和水气比例不当,也会降低清洗效果。

三、原水水质的特性

原水的杂质组成和性质是过滤效果的 “先天条件”:

  • 悬浮物浓度与颗粒大小:

    • 原水浊度过高(如 > 50NTU):介质截留负荷骤增,过滤周期大幅缩短(可能从 8 小时缩至 2 小时),需配合预处理(如混凝沉淀)降低负荷。

    • 颗粒粒径分布:若原水中细小胶体(<1μm)占比高,单纯多介质过滤去除率低(因难以被机械筛分),需投加混凝剂(如 PAC)使其凝聚成大颗粒,提升截留效果。

  • 原水 pH 值与温度:

    • pH 值影响介质表面电荷:如石英砂在酸性条件下(pH<6)表面带正电,对负电胶体(如黏土)吸附增强;碱性条件下(pH>8)可能导致钙镁沉淀附着在介质表面,影响过滤。

    • 温度过低(如 < 5℃):水流黏度增大,颗粒沉降速度减慢,过滤阻力上升,杂质去除率可能下降 10%~20%。

  • 原水污染物类型:

    • 含油废水(如工业废水):油分易附着在介质表面,形成疏水膜,堵塞孔隙并降低吸附能力,需预处理除油后再过滤。

    • 高有机物水(如腐殖酸含量高):单纯石英砂 / 无烟煤去除率低,需搭配活性炭介质或投加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