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洗前准备
1.关闭运行阀门:切断进水阀、出水阀,使过滤器处于停运状态,防止反洗时水流干扰。
2.排水泄压:开启过滤器底部排水阀,将滤层上部水位降至滤料层上方 5-10cm,避免反洗初期水流冲击滤料。
二、核心反洗流程(以气水联合反洗为例)
1. 空气擦洗(气洗)
开启进气阀:从过滤器底部引入压缩空气(气压 0.05-0.1MPa,气洗强度 15-20L/(m²・s)),持续 5-10 分钟。
作用:利用气流扰动滤料,使吸附在滤料表面的悬浮物、胶体脱落,打破滤层结块。
2. 气水联合反洗
同步进气进水:保持压缩空气供应,同时开启反洗进水阀(反洗水强度 10-15L/(m²・s)),气水协同冲刷滤层,持续 10-15 分钟。
关键参数:反洗水温度宜≥15℃,水质浊度<5NTU,避免二次污染。
3. 水反洗(单独水洗)
关闭进气阀,增大水流量:反洗水强度提升至 15-20L/(m²・s),持续 10-15 分钟,彻底冲洗脱落的杂质。
观察要点:监测反洗排水浊度,当出水浊度<1NTU 时可结束水洗。
三、反洗后恢复步骤
静置沉降:关闭反洗进水阀,让滤料自然沉降 5-10 分钟,形成均匀滤层。
正洗排水:开启进水阀和正洗排水阀,以运行流速(5-10m/h)冲洗 2-5 分钟,直至出水浊度<0.5NTU。
投入运行:关闭正洗排水阀,开启出水阀,过滤器恢复正常过滤状态。
判断多介质过滤器的滤层结构是否破坏,需要结合运行参数监测、现场观察、性能测试及拆解检查等多维度手段,重点关注滤层完整性、均匀性及功能性的异常表现。以下是具体判断方法:一、通过运行参数异常判断滤层结构破
多介质过滤器水头损失突然下降(即水流通过滤层的阻力异常减小)通常意味着过滤系统出现了 “短路” 或滤层功能失效,需及时排查原因以避免出水水质恶化。具体原因如下:一、滤层结构破坏,导致水流短路滤料层出现
多介质过滤器水头损失上升过快(即水流通过滤层的阻力异常增大)会对过滤系统及后续工艺环节产生一系列连锁危害,不仅影响设备运行效率,还可能导致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具体危害如下:一、直接影响过滤系统运行效率
多介质过滤器的水头损失异常(上升过快或突然下降)是过滤系统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其本质是水流通过滤层的阻力偏离正常范围,背后涉及滤料状态、设备结构、运行操作等多方面因素。以下从具体成因展开分析:一、水头损
判断多介质过滤器的过滤效果是否下降,需结合出水水质指标、运行参数变化及设备状态综合分析。以下是具体的判断方法和指标:一、出水水质直接检测出水水质是过滤效果最直观的体现,通过以下指标可直接判断:1.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