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介质过滤器的反洗强度应根据滤料的类型和特性来确定:
1.不同滤料的反洗强度建议
石英砂滤层:反洗强度为10-15 L/(m²·s),流速约36-54 m/h,使滤料膨胀率达到30%-50%;
无烟煤滤层:反洗强度为8-12 L/(m²·s),以防止轻质滤料随水流带出;
多层滤料:需通过调试确定最佳强度,确保各层均充分松动但不混层。
2.反洗操作的具体步骤和参数控制
气洗(可选):当滤料截留大量黏性污染物时,先进行气水联合反洗。开启压缩空气进气阀,控制进气压力在0.05-0.1 MPa,气洗强度为15-20 L/(m²·s),持续3-5 分钟,直至泡沫减少、水质初步变清;
水反洗:从过滤器底部引入反洗水,水流自下而上冲击滤层。控制反洗强度和时间,石英砂滤层反洗时间为10-15 分钟,无烟煤滤层反洗时间为8-12 L/(m²·s);
静置沉降与正洗(可选):反洗结束后,关闭反洗进水阀,让滤料自然沉降2-3 分钟,然后以过滤流速冲洗滤层5-10 分钟,直至出水浊度<1 NTU;
3.反洗强度的优化方法
可以通过分段控制反冲洗时间来优化反洗操作。例如,前3分钟高强度反洗去除表面滤饼层,中间5分钟中等强度松动深层杂质,最后2分钟低强度恢复滤层孔隙率,这种方法可以显著降低反洗水耗并提高滤层恢复效率。
判断多介质过滤器的滤层结构是否破坏,需要结合运行参数监测、现场观察、性能测试及拆解检查等多维度手段,重点关注滤层完整性、均匀性及功能性的异常表现。以下是具体判断方法:一、通过运行参数异常判断滤层结构破
多介质过滤器水头损失突然下降(即水流通过滤层的阻力异常减小)通常意味着过滤系统出现了 “短路” 或滤层功能失效,需及时排查原因以避免出水水质恶化。具体原因如下:一、滤层结构破坏,导致水流短路滤料层出现
多介质过滤器水头损失上升过快(即水流通过滤层的阻力异常增大)会对过滤系统及后续工艺环节产生一系列连锁危害,不仅影响设备运行效率,还可能导致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具体危害如下:一、直接影响过滤系统运行效率
多介质过滤器的水头损失异常(上升过快或突然下降)是过滤系统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其本质是水流通过滤层的阻力偏离正常范围,背后涉及滤料状态、设备结构、运行操作等多方面因素。以下从具体成因展开分析:一、水头损
判断多介质过滤器的过滤效果是否下降,需结合出水水质指标、运行参数变化及设备状态综合分析。以下是具体的判断方法和指标:一、出水水质直接检测出水水质是过滤效果最直观的体现,通过以下指标可直接判断:1.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