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介质过滤器的定期维护需按 “周期梯度” 覆盖设备全维度,聚焦 “保障过滤效率、延长部件寿命、降低故障风险”,核心分为每周基础保养、每月介质管理、每季度易损件维护、每年系统检修四大模块,具体内容如下:
一、每周维护:基础流畅性保障(1 次 / 周,30-60 分钟)
重点预防管路堵塞、阀门卡涩,维持基础运行状态:
反洗管路冲洗:关闭过滤器出水阀,开启反洗泵旁通阀,冲洗管路 5-8 分钟,清除残留杂质(如泥沙、纤维),避免反洗时布水不均;冲洗至排水无明显杂质即可,避免水资源浪费。
阀门活络保养:手动阀门(进水、反洗、排水阀)做 “全开 - 全关” 操作 2 次,阀杆涂抹食品级润滑脂(如凡士林),防止阀芯卡涩或生锈(潮湿环境下可降低 40% 阀门故障概率)。
仪表外观检查:擦拭压力表、浊度仪表盘确保读数清晰,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松动、线缆有无破损;若仪表外壳破损需及时更换,防止灰尘、雨水进入导致短路。
二、每月维护:过滤核心(介质)管理(1 次 / 月,1-2 小时)
聚焦介质状态,避免损耗、板结、混层影响过滤效果:
介质层状态检查:停机后打开上人孔,观察介质层是否平整(无凹陷、凸起)、有无混层(如无烟煤与石英砂混合);用卷尺测各介质层高度,较初始值下降超 5%(如无烟煤从 400mm 降至 380mm 以下)需补充对应介质。
介质活性检测:取样 50g 无烟煤 / 活性炭,清水冲洗后检查 —— 无烟煤板结率超 15% 需用 5% 盐酸浸泡 2 小时再生;活性炭投入 1mg/L 余氯水中,30 分钟后余氯去除率<80% 需整层更换。
排水滤网清洁:拆卸排水口 80-100 目滤网,高压水冲洗截留杂质,检查滤网是否破损;破损需更换同规格滤网,防止杂质堵塞排水管道。
三、每季度维护:易损件与精度校准(1 次 / 季,2-3 小时)
更换高损耗部件,校准仪表精度,消除潜在故障:
滤帽 / 水帽维护:打开下人孔,拆卸 1-2 组滤帽冲洗滤孔杂质,检查是否开裂、密封垫是否老化;破损率超 5% 需整体更换同规格滤帽,避免出水带砂。
阀门密封圈更换:拆解进水阀、反洗阀阀芯,更换丁腈橡胶密封圈(耐酸碱、寿命长);组装后通 0.6MPa 水压测试 10 分钟,无渗漏为合格,防止阀门漏水浪费水资源。
仪表校准:用 1NTU、5NTU 标准液校准浊度仪,误差≤0.1NTU;用 0-1.6MPa 标准压力器校准压力表,偏差超 5% 需更换;流量计偏差超 10% 需调整参数,确保数据准确。
四、每年维护:系统深度检修(1 次 / 年,4-6 小时)
对核心组件做深度检查,延长设备整体寿命:
压力容器检测:不锈钢罐用内窥镜查内壁焊缝腐蚀(深度超 0.5mm 需涂环氧树脂);玻璃钢罐用超声波测厚仪检测,壁厚低于设计值 10% 需报废;更换老化的人孔、法兰密封垫。
反洗泵维护:拆解泵体清理叶轮缠绕物,检查叶轮、泵轴磨损(叶轮磨损超 1mm 需更换);更换 46 号抗磨液压油,油位达油标 1/2-2/3 处,保障泵运行稳定。
控制系统维护:全自动系统备份 PLC 程序,压缩空气(≤0.4MPa)清理控制柜灰尘;检查电磁阀线圈电压(220V/380V),发热超 60℃需更换;手动系统更换老化指示灯,确保操作反馈清晰。
所有维护需记录台账(时间、内容、异常情况),高浊度水场景可缩短 30% 维护周期,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多介质过滤器的定期维护需按 “周期梯度” 覆盖设备全维度,聚焦 “保障过滤效率、延长部件寿命、降低故障风险”,核心分为每周基础保养、每月介质管理、每季度易损件维护、每年系统检修四大模块,具体内容如下:
多介质过滤器的维护频率需结合进水水质、运行负荷、自动化程度动态调整,核心逻辑是 “高频巡检防隐患、周期维护保性能、专项维护解突发”,避免因维护缺失导致过滤效率下降、介质失效或设备损坏。以下按 “日常巡
反冲洗压力是多介质过滤器维持滤料性能、保障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参数,其大小直接影响反冲洗效果、滤料寿命、设备安全性及后续过滤效率。合理的反冲洗压力可实现滤料的有效再生,压力过高或过低均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多介质过滤器的工作压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参数,其大小并非固定,主要受到设备硬件特性、滤料状态、工艺运行需求、水质条件及系统配置五大类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水流通过滤料层时所需的驱动
确定多介质过滤器的最佳工作压力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特性、工艺需求、运行成本和滤料性能的系统过程,核心目标是在保证过滤效果、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之间找到平衡。以下是具体的确定方法和关键考量因素:一、明确